图:莲塘古村经活化利用后,知名度明显提升。/大公报记者敖敏辉摄
走进莲塘村,古桥一侧的古榕树像一把张开的大伞庇荫这片土地?!罢饪霉攀骶拖袷俏颐堑某け?,见证了莲塘村世代变迁?!绷链宕迕?、村史编写人陈耀松说,大榕树相传是莲塘村陈氏始祖陈时四开村时种下,700多年间多次濒临死亡又复生,愈发茂盛。
据统计,黄埔区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数量为5208株,约占广州市古树名木总数的53%,约有3096株散生在自然村落的房前屋后。去年12月,《广州市黄埔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》正式印发,其中明确“开展古树名木的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慧化全生命周期管理”。应用三维GIS信息技术,建立一树一档“一张图”,全区古树全部纳入古树名木电子地图系统。
在黄埔区长岭街道岭头社区,几棵贴着二维码标识的大树鬱鬱葱葱。目前,长岭街道正在实施“古树故事”?;は钅?,依托辖内东江纵队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,挖掘古树名木相关的历史故事,拍摄村民口述视频。人们可以扫描树上二维码,读懂古树背后的历史。此外,摄像头及振动位移传感器等高科技装备也被应用到古树名木的?;ぶ?,对古树的生长环境、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。
“尊重历史、尊重民俗、尊重群众需要,就会获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?!背ち虢值赖彻の榧巧蚩嫠呒钦?。\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